庐江县中医院脾胃病科内镜中心是一所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诊疗中心,中心成立于1991年,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项目”承担单位。占地面积300余平米,硬件设施齐全,拥有医生检查间5间(3间胃肠镜,1间胶囊内镜,1间气管镜),独立高水平清洗消毒室2间,拥有先进的整体式内镜清洗消毒系统及其他配套的功能用房。
中心现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医师7名,护师5名。常年邀请省级专家来院进行技术指导、教学查房及坐诊等工作。
业务范围:
普通电子胃肠镜检查、经静脉麻醉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磁控胶囊胃镜、放大内镜精查、胃肠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EMR、CSP、ESD)、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治疗(ESD)、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胃镜引导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等。
业务简介:
1、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ME)是通过在普通电子内镜基础上增加变焦镜头,使黏膜组织光学放大1.5~150倍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通过ME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微血管及毛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改变,有利于判断黏膜病变的病理学性质,明确病变浸润范围及提高活检准确性,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ME还可与色素染色、电子染色、高分辨率等技术结合,提高诊断效率。
适应症:
(1)消化道黏膜病变良、恶性质的鉴别;
(2)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内镜监测和随访;
(3)内镜治疗前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判定;
(4)幽门螺杆菌感染、麦胶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等黏膜疾病的辅助诊断。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或根治性手术。手术旨在通过大块切除部分黏膜(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诊治黏膜病变。
适应症:
(1)直径<2cm粘膜下肿瘤
(2)无淋巴结转移,浸润度浅
食管——直径不超过3cm的m1或m2癌。
胃——粘膜内癌中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癌,直径3cm以下有溃疡糜烂的分化型癌,2cm以下无溃疡糜烂的未分化型癌。
结直肠——m或sm癌
内镜下治疗优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脏器功能损害并且患者耐受。
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胃肠道早癌、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内镜下治疗优势: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切除以减小复发概率。
4、胃镜引导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是通过内镜将空肠营养管经鼻放入十二指肠进行短期治疗以便减压、喂食和抽吸的一种置管方法。空肠营养管分单腔和三腔营养管。
适应症:
急性胰腺炎,胃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食管气管瘘等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治疗优势:该法简单有效,耐受性好,行规范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防止患者肠粘膜萎缩,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防止返流误吸,预防吸入性肺炎,加强了营养支持、有利机体康复等。
5、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技术:
(1)内镜下止血药物局部喷洒:对于胃肠道粘膜较广泛的糜烂出血灶,可在病灶上喷洒止血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凝血酶溶液及猪源纤维蛋白剂等)。
(2)内镜下电凝止血术:主要用于粘膜渗血或小血管出血,采用高频电凝止血夹或氩离子凝固,对准出血部位,通过高频电凝局部固化达到止血效果。
(3)内镜下止血夹钳夹止血:应用于Forrest Ia-IIb级的活动性出血。内镜下止血夹缝合技术也可对消化道穿孔进行修补,疗效佳。
6、磁控胶囊胃镜:
胶囊胃镜在胃内中,可以按照操作者的指令,对病灶进行重点、重复观察、拍照,胃部检查完成后胶囊进入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进行全消化道的检查,完成检查后,胶囊将排泄出体外,不易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可大幅地降低受检者的痛苦,并消除紧张及焦虑的情绪,从而提高了检查的精确度及受检者的耐受性。
7、经食管取异物:
经内镜将食管内的异物取出,有效避免手术创伤。
庐江县中医院脾胃病科内镜中心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应诊!
咨询电话:
0551-87335187